中医日常护理应重视什么

中医上比较重视生活起居护理,这说明要保持健康,要懂得自然发展规律,适应四时气候,做到饮食有节、起居有常,否则可能影响人体生理功能,导致气机逆乱或真精耗竭。


中医起居护理参考:

病床安置。安置病床应根据病证性质不同而定。如寒证、阳虚证者,多有畏寒怕风,宜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内,使病人感到舒适;热证、阴虚证者,多有恶热喜凉之求,可集中在背阴凉爽病室内,使患者感到凉爽、舒适、心静等,有利于养病。

病室的温、湿度要适。但阳虚证、寒证病人应偏高些;阴虚证、热证病人可略低些。根据气候和不同证型进行调节。如湿盛病人,湿度宜低;燥证病人,湿度可略高些。阴虚者多热而偏燥,湿度宜高;阳虚病人多寒而偏湿,湿度宜低。

光线适宜。一般病室内要求阳光充足,使病人感到舒适愉快。但不宜让日光直射病从面部。但不同病证对光线要求也不一样。如热证、阳亢病人,光线宜暗;强光可诱发痉作,应用黑窗帘遮挡。

动静相宜。患病后,需要适当静心休养,以休体养息,培育正气,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。随着病情的好转,应适当增加活动量。通过适当活动,可使经络通畅,关节滑利,气血营卫调和,增强体质和抗邪能力。尤其是恢复期,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注意动静结合,应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。对虚证、体弱者,虽以静养为主,但应在床上或室内进行养功、放松功等活动。

气象护理。四时气候变化可能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、健康长寿、衰老等。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

据四季气候变化,注意气象护理。如在春夏之季,天气由寒转暖、由暖转热,平时应早起床,广步于庭,使阳气充沛;秋冬之季,气候由热转凉而寒,万物潜藏于内,阳气不致发泄,应早卧晚起。这样的作息时间才有利于健康和养息。